3月18日下午,甘肃工大演艺装备技术研究院举行了设立后的首次技术交流会。本次会议以“前沿技术赋能演艺装备升级”为主题,由副院长白彦斌主持,聚焦人工智能与机械仿真两大核心技术领域,为全院技术人员搭建起深度交流、思想碰撞的平台。有效推动了技术团队的创新活力,彰显了研究院“以技术立院、以创新驱动”的发展理念。
会上,科技管理与规划中心王雪以《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观演要素识别及应用场景研究》为题,系统展示了YOLOv5目标检测算法在演艺文化装备领域的识别方法。通过构建观演要素数据集,实现了高密度、复杂观演场景中包括演职人员、灯光、舞台LED屏幕等要素的精准识别。实验数据显示系统检测准确率可达94.8%,召回率79.0%,mAP值达68.1%。该技术不仅能为智能编-排-演的创作提供丰富的视角,为舞台机械、灯光、音效系统提供自主动态调控依据,更为构建“感知-决策-执行”一体化的智慧剧场系统奠定坚实技术基础。
创意效果技术中心的包红刚带来了《侧向力对乐池升降台影响的仿真分析》专题报告。针对某项目中乐池升降台的实践案例,采用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侧向力对乐池升降台的影响。通过有限元软件3D3S对台面架体进行仿真分析,获得了能够承受垂直静载和侧向载荷的台面架体,并得到导轨承受的最大侧向力数值。同时,利用solidworks对导轨进行仿真分析,得出在侧向力作用下确保乐池升降台稳定运行的设计方法。为大型演艺装备的稳定运行与优化提供量化依据。
最后的交流环节,参会技术人员就计算机视觉在演艺装备行业的实际应用、仿真模型边界条件设定等细节展开深入讨论。总工程师、研究院院长荆俊明在总结中重点强调:要建立常态化技术交流机制,既邀请行业专家传经送宝,更鼓励内部技术骨干登台展示,通过这种常态化的技术交流,锤炼队伍的专业素养和表达能力,形成“以讲促学、以学促研”的模式,加速培养既懂技术、又会表达的复合型人才。
下一步,研究院将持续深化“产学研用”协同创新,以硬核科技赋能文化演艺装备产业升级,助力甘肃工大舞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实现持续高质量发展。